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6

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可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中医推拿调整颈椎位置、颈部牵引减轻神经压迫、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常伴随局部炎症或血液循环障碍,药物可发挥重要作用。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缓解头晕症状。改善微循环药物可促进椎动脉供血,减少因缺血导致的眩晕。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神经功能。部分患者需配合肌肉松弛剂缓解颈部肌肉痉挛。药物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热敷可扩张局部血管,促进颈部血液循环。超短波治疗能深入组织缓解炎症。低频脉冲电刺激可调节神经功能,减轻头晕发作频率。磁疗通过磁场作用改善细胞代谢。物理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一般需连续进行10-15次。治疗期间需观察症状变化,及时调整强度。

3.中医推拿调整颈椎位置:手法复位可纠正小关节错位,减轻椎动脉压迫。穴位按摩能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拔罐可消除局部肌肉僵硬,增加供血。推拿力度需均匀柔和,避免暴力手法。急性期需谨慎操作,防止症状加重。治疗后需保持颈部放松,避免立即剧烈活动。

4.颈部牵引减轻神经压迫:牵引能增大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坐位牵引适合轻度患者,卧位牵引更利于肌肉放松。重量从3-5公斤开始,逐渐增加。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牵引后出现不适需暂停并咨询医师。严重骨质疏松或脊髓型颈椎病禁用此法。

5.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坐姿,电脑屏幕与视线平齐。每30分钟活动颈部,做缓慢旋转动作。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避免突然转头或提重物。游泳和放风筝有助于锻炼颈部肌肉。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防止血管痉挛。

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减少头部活动。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肢体麻木应及时就医。诊断需排除耳源性眩晕等其他疾病。治疗期间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影响恢复。日常饮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