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嗅觉神经障碍怎么治疗

2025.09.25 16:46

嗅觉神经障碍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制定方案,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嗅觉训练及原发病管理。

嗅觉神经障碍可能由病毒感染、头部外伤、慢性鼻窦炎、神经退行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病毒感染后嗅觉减退通常具有自限性,多数在数周内恢复,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需通过鼻用激素或手术解除鼻腔阻塞,改善气流通道。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伴随的嗅觉障碍,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神经保护治疗。锌、维生素B12等营养补充可能对部分代谢性病因有效,但缺乏广泛循证依据。嗅觉训练是安全且被推荐的非药物疗法,通过长期嗅闻特定气味刺激神经可塑性,尤其适用于特发性或创伤后嗅觉障碍。

治疗过程中需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烟雾等二次损伤因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例如长期口服激素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或血糖升高。嗅觉训练需坚持3-6个月以上才可能见效,患者需保持耐心。突发完全性嗅觉丧失伴头痛或视力变化时,需紧急排查颅内病变。老年患者出现渐进性嗅觉减退应筛查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任何治疗前需通过嗅阈测试、影像学或内镜检查明确病因,盲目用药可能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