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钩虫病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吗

2025.08.18 16:37

钩虫病确实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种寄生虫感染通过吸附在肠道内壁,导致宿主失血,从而影响铁的吸收和储存,最终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钩虫是一种寄生在小肠中的线虫,主要通过皮肤接触或口腔摄入进入人体。感染后,钩虫会通过其口器附着在肠道内,吸取宿主的血液。由于钩虫的数量可能较多,导致宿主每天失去一定量的血液,长时间的失血会使铁的储备逐渐减少。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乏铁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进而导致贫血的发生。钩虫感染还可能引起肠道的慢性炎症,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铁的吸收。钩虫病患者常常伴随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如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

在预防和治疗钩虫病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定期进行粪便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可以有效降低钩虫病的传播风险。保持环境的清洁,避免赤脚行走在可能被污染的土壤中,减少与感染源的接触,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经感染钩虫的人群,及时就医并接受抗寄生虫治疗是必要的。同时,补充铁剂和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有助于缓解缺铁性贫血的症状。特别是在儿童和孕妇等高风险人群中,定期检查血液指标,关注铁的摄入和储备,能够有效预防因钩虫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钩虫病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