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一般不能直接准确看尿酸,主要通过血液检查尿酸。但尿常规某些指标可间接反映与尿酸代谢相关的情况,如尿pH值、尿比重、尿蛋白、尿隐血、尿结晶。具体分析如下:
1.尿pH值:正常尿pH值在4.5-8.0之间。如果尿酸过高,尿液可能偏酸性,即pH值较低。当尿酸在酸性环境下,更易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等部位,损害泌尿系统。因为尿酸在酸性环境中的溶解度降低,容易析出结晶,长期可导致结石形成等问题。
2.尿比重:尿比重反映尿液中溶质的浓度。正常范围在1.015-1.025之间。高尿酸血症患者如果影响到肾脏功能,可能会出现尿比重异常。例如,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出现障碍时,可能伴随其他物质排泄异常,进而影响尿比重。当尿酸盐在肾间质沉积,损害肾小管功能时,会干扰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使尿比重不在正常范围。
3.尿蛋白:正常尿液中仅有极微量的蛋白。如果尿酸长期升高,可导致肾脏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从而使蛋白漏出到尿液中,出现尿蛋白阳性。高尿酸引起的肾损伤早期可能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量可能逐渐增加,这是肾脏功能受损的一个重要信号。
4.尿隐血:正常情况下,尿隐血为阴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因为尿酸结晶对泌尿系统的损伤,导致尿路黏膜破损出血,从而出现尿隐血阳性。尿酸结晶在尿路中移动时,可能划破尿路黏膜,引起少量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就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
5.尿结晶: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发现尿酸结晶,这是尿酸水平可能较高的一个提示。尿酸结晶的出现表明尿液中的尿酸已经处于过饱和状态,开始析出结晶。可能是尿酸生成过多或者排泄减少所致,长期存在尿酸结晶容易形成结石,进一步损害泌尿系统健康。
在进行尿酸相关检查和判断时,不能仅仅依靠尿常规中的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只是间接反映尿酸代谢情况或者尿酸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如果怀疑尿酸异常,应结合血液尿酸检查、患者症状如关节疼痛等以及其他相关检查如肾功能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相关推荐
尿常规中哪一项是尿酸
尿常规不化验尿酸水平。尿常规主要化验尿液的pH值、白细胞、红细胞、葡萄糖、酮体、...
2020-11-23 20:15:00 611次点击
尿常规可以检查出什么
尿常规我们可以看尿里边有没有感染。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看尿里边的红细胞,比如说红细胞...
2019-10-10 21:03:20 247次点击
查尿常规有多少尿液
现在检查尿液的方式很简单,不管是尿常规还是尿沉渣、尿液分析,可能只需要很少的尿液...
2020-01-17 16:43:40 1482次点击
尿常规不用晨尿准吗
尿常规一般都是使用随机尿来进行的,不需要特别的准备,也不需要所谓的早上起来第一次...
2020-06-16 21:08:49 342次点击
尿常规能查出尿毒症吗
尿常规是不能查出尿毒症,因为尿毒症主要是肾功能下降,肾功能下降通过尿常规是反应不...
2020-10-15 09:50:25 526次点击
尿液分析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分析报告单怎么看? 尿液分析报告单也就是说尿常规,它包含的检查项目有:尿的...
尿常规检查怎么看
尿常规检查通过看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胆红素或者糖元素是否在...
膀胱肿瘤看尿常规哪些值
膀胱肿瘤患者行尿常规检查,主要是看尿常规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情况。膀胱肿瘤的患者...
血检报告单怎么看
血检报告单怎么看 ...
尿常规怎么看尿酸
在患者进行尿常规的化验检查当中,只能明确尿液的酸碱度,而不能明确的做出尿酸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