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失眠气短应该怎么办

2025.08.01 08:56

失眠气短可通过调整作息规律、进行呼吸训练、改善睡眠环境、适当运动调节、饮食调理缓解等方法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规律:保持固定入睡和起床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避免熬夜或白天补觉。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午休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2.进行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法能缓解气短症状,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缩腹部,重复5-10分钟。也可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帮助放松神经。练习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分心。

3.改善睡眠环境:卧室温度控制在18-22℃,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枕头,降低夜间翻身频率。必要时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器隔绝外界声响。

4.适当运动调节:白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血液循环和褪黑素分泌。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以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长期坚持可改善睡眠深度。

5.饮食调理缓解: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睡前2小时不进食。可适量饮用温牛奶或小米粥,富含色氨酸助眠。减少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尤其在下午时段。

出现失眠气短需先排除器质性疾病,若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安眠药物,以免产生依赖性。保持情绪平稳,过度焦虑可能加重症状。夜间醒来后不要频繁看时间,减少心理压力。日常记录睡眠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