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中风是什么引起的

2025.08.05 15:13

脑中风通常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或减少引起的,导致脑细胞缺氧和营养不足,从而造成脑组织损伤。脑中风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缺血性脑中风是由于血管堵塞,常见的原因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而出血性脑中风则是由于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入脑组织或脑膜,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瘤等。

在生活中,许多因素可能增加脑中风的风险。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糖尿病、高胆固醇、吸烟、酗酒、肥胖和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显著提高中风的发生率。年龄、性别和家族史等遗传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的风险逐渐增加,男性在某些年龄段的发病率也高于女性。饮食习惯也与中风密切相关,过量摄入盐分、饱和脂肪和缺乏水果蔬菜的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血脂异常,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

在预防脑中风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健康问题。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减少盐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能够有效降低中风风险。适量的锻炼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降低中风风险的有效方法。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就医咨询,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脑部健康。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