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败血病是一种什么疾病

2025.08.18 16:37

败血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导致血液中出现病原体及其毒素。这种疾病的特征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败血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心率加快和呼吸急促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皮肤出血、肢体冰冷等更为严重的表现。

败血病的发生通常与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创伤、手术、慢性疾病或其他感染有关。感染源可以是体内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是外部环境中的病原体。由于败血病的病程发展迅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液培养、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来确认诊断。一旦确诊,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液体复苏、支持性治疗和必要时的器官支持。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进一步的监护。

在预防败血病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定期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及时处理伤口和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免疫系统受损者,应特别关注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败血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任何出现感染迹象的情况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