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小便出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2.19 08:44

小便出血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血管畸形、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时,炎症刺激尿路组织,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破溃出血,混入尿液中就会出现血尿。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增加排尿,有助于减轻炎症。必要时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划伤尿路黏膜,从而引起出血。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小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治疗。

3.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自身血管丰富且质地脆弱,容易破裂出血。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血尿,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肿块、疼痛等症状。一旦确诊,通常需要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4.肾血管畸形:肾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瘘等,会导致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压力异常,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出现血尿。可能需要通过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血管。

5.全身性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身体凝血机制出现问题,轻微的尿路损伤就可能导致出血不易止住,从而出现血尿。同时还会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补充凝血因子等。

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小便出血,都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