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怎么区别幼儿的多动现象和多动症

2025.09.10 17:09

幼儿的多动现象与多动症的核心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具有持续性、广泛性及功能性损害。多动现象通常是短暂、情境性的行为表现,而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则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长期、跨场景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且显著影响学习、社交或生活功能。

多动现象常见于幼儿阶段,与年龄相符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或环境刺激不足有关。例如,孩子在无聊或兴奋时可能表现出短暂的活动增多,但能通过引导或兴趣转移调整行为。多动症的行为则更为持久且难以控制,如在课堂、家庭等不同场合均无法安静坐立,频繁打断他人,或难以完成需要专注的任务。多动症常伴随执行功能缺陷,如计划能力弱、情绪调节困难,而普通多动幼儿通常无此类问题。医学诊断需结合行为观察、发育史及标准化评估工具,排除听力障碍、焦虑等其他潜在原因。

区分时需避免过度解读正常发育行为。家长或教师可先观察行为发生的频率、场景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若多动行为持续超过6个月,且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专业评估。避免随意贴标签,幼儿阶段的行为可塑性强,通过科学引导或行为干预可能改善。同时,注意家庭环境是否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结构化安排,缺乏适当活动机会也可能导致多动表现。早期识别与专业支持对多动症管理至关重要,但非病理性的多动现象无需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