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疤痕疙瘩的发病原理

2024.11.25 16:52

疤痕疙瘩的发病原理是在皮肤损伤后,机体对创伤的过度修复反应。

当皮肤遭受创伤,如手术切口、烧伤、烫伤、蚊虫叮咬、痤疮等,身体的修复机制会被启动。正常情况下,伤口愈合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包括止血、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塑等阶段。在疤痕疙瘩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成纤维细胞在修复过程中过度增殖并合成大量的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这些胶原蛋白的合成与降解失衡,胶原蛋白过度沉积,使得疤痕组织不断增生,超出了原始伤口的边界,形成隆起、坚硬且不规则形状的疤痕疙瘩。

同时,多种细胞因子也参与其中。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疤痕疙瘩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TGF-β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和合成胶原蛋白,还能抑制胶原蛋白的降解酶,进一步加剧胶原蛋白的堆积。遗传因素也对疤痕疙瘩的发病有影响。如果家族中有疤痕疙瘩患者,个体发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的代谢以及对细胞因子的反应等。而且,皮肤张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高张力部位的皮肤在受伤后更容易形成疤痕疙瘩,因为皮肤张力会影响细胞的排列和细胞外基质的分布,促使成纤维细胞持续产生过多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另外,种族差异也在疤痕疙瘩的发病中有所体现,例如黑种人相对白种人更容易发生疤痕疙瘩,可能与不同种族间皮肤的生理结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基因背景等多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