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呼吸急促怎么办

2025.09.18 16:35

新生儿呼吸急促需要及时评估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呼吸急促可能是生理性现象,也可能是疾病信号,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为40-60次/分,超过60次且伴随异常表现时需警惕。

呼吸急促常见原因包括暂时性呼吸增快、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生理性呼吸急促多发生在哭闹、喂养后,安静状态下可自行缓解。病理性情况通常伴随呻吟、鼻翼扇动、胸骨凹陷等呼吸困难体征。若观察到口周发绀、喂养困难或体温异常,需立即就医。医疗人员会通过听诊心肺、监测血氧、胸片等检查明确病因。对于感染性肺炎需抗生素治疗,气胸等急症需穿刺引流,先天性畸形可能需手术干预。家庭护理中应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包裹过紧,采用头高脚低位减轻呼吸困难。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偏方,以免掩盖病情。母乳喂养时需控制流速防止呛奶,喂食后轻拍背部促进嗝气。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呼吸急促更需重视,这类群体易发生呼吸暂停。居家可记录呼吸频率和持续时间,就诊时提供详细观察记录。冬季需警惕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减少人群接触。任何伴随嗜睡、拒奶或肤色改变的呼吸急促都属急诊指征,延误处理可能导致缺氧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