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部动脉瘤出血怎么治

2025.08.01 08:56

脑部动脉瘤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血管痉挛。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夹闭:通过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阻止血液流入瘤体,避免再次破裂。手术需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确保夹闭完全且不损伤周围血管。术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脑水肿或感染,恢复期较长但效果确切。

2.血管内栓塞:通过导管将弹簧圈等材料填入动脉瘤内,促使血栓形成并封闭瘤腔。该方法创伤小,适合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但可能存在栓塞不全或复发风险,需定期复查影像。

3.控制血压:急性期需将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减少再出血风险。常用静脉降压药物快速起效,后期改用口服药物长期管理。血压过高可能加重出血,过低则影响脑灌注,需个体化调整。

4.降低颅内压:出血后脑水肿或血肿可导致颅内压升高,需使用脱水药物或引流术缓解。严重时需去骨瓣减压,为脑组织扩张留出空间。监测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至关重要。

5.预防血管痉挛:出血后血液分解产物可能引发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使用钙拮抗剂扩张血管,配合扩容治疗改善血流。痉挛高峰期多在出血后4-14天,需加强影像和神经功能评估。

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或用力动作。饮食以易消化为主,保持排便通畅。康复阶段逐步进行肢体和语言训练,定期随访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