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能不能治疗

2025.08.21 17:54

狂犬病一旦发作,治疗效果极为有限,几乎无法治愈。预防是应对狂犬病的最佳策略。狂犬病病毒一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后,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导致死亡。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命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通常为几周到几个月,期间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如发热、头痛、焦虑、混乱、恐水等,病情就会迅速进展,最终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和死亡。虽然在症状出现之前,及时接种疫苗和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但一旦症状出现,现有的医疗手段几乎无法逆转病情。部分病例中,曾尝试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但成功率极低。狂犬病的治疗并不乐观,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面对狂犬病风险时,保持警惕至关重要。接触动物时,应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或不明来源的宠物接触,尤其是在狂犬病流行地区。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接受专业的评估和疫苗接种。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建议提前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确保其健康状态,也能有效减少传播风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狂犬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