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什么是羊水少

2025.04.10 08:07

羊水少,医学上称为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期间羊水量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羊水是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具有保护胎儿、维持恒温、促进胎儿运动等多种功能。羊水过少可能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羊水过少的成因多样,可能包括胎盘功能不全、胎儿泌尿系统异常、母体脱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胎盘功能不全会导致胎儿供血不足,进而影响羊水的生成;胎儿泌尿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尿液生成减少,从而减少羊水量;母体脱水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也可能通过影响母体血液循环,间接导致羊水减少。羊水过少的诊断通常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医生会测量羊水指数AFI或最大羊水池深度MVP来评估羊水量。如果羊水指数低于5厘米或最大羊水池深度小于2厘米,通常被诊断为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位异常、脐带受压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可能导致出生体重偏低,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胎位异常可能增加分娩难度,甚至需要剖宫产;脐带受压可能导致胎儿缺氧,严重时危及胎儿生命。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水分摄入、卧床休息、使用药物改善胎盘功能等措施,以增加羊水量。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确保母婴安全。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均衡饮食,适量饮水,以维持正常的羊水量。同时,应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如发现胎动异常或减少,应及时就医。羊水过少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处理,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