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慢性附睾炎会不会导致睾丸萎缩

2025.07.02 16:15

慢性附睾炎可能导致睾丸萎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一并发症。附睾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炎症可能扩散至睾丸组织,引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纤维化或生精小管损伤,最终导致睾丸体积缩小、功能减退。临床数据显示,约10%-20%的慢性附睾炎患者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尤其是反复感染或治疗不及时的病例风险更高。

慢性附睾炎引发睾丸萎缩的机制主要与持续炎症反应有关。附睾与睾丸紧密相邻,炎症因子可能通过直接浸润或淋巴回流影响睾丸。长期炎症会导致局部微循环受阻,睾丸组织缺氧,生精上皮细胞逐渐退化。免疫反应可能误伤正常睾丸组织,加速萎缩进程。部分患者因疼痛或肿胀未及时就医,延误抗感染治疗,进一步增加萎缩风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可发现睾丸体积减小、血流信号减弱,激素检测可能显示睾酮水平下降。

预防睾丸萎缩需重视慢性附睾炎的早期规范治疗。急性期应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慢性期可结合物理治疗或中药调理。避免久坐、酗酒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睾丸超声和精液分析。若已出现萎缩迹象,需评估睾丸功能,必要时通过激素替代或手术干预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出现阴囊坠痛、硬结或生育能力下降时,建议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