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胆碱酯酶低吃什么药

2025.09.23 10:48

胆碱酯酶水平偏低时,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治疗方案。若由有机磷中毒引起,需使用阿托品联合解磷定等特效解毒剂;若因重症肌无力导致,可选用溴吡斯的明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引发的胆碱酯酶降低,则以治疗原发病及营养支持为主,无需直接补充胆碱酯酶药物。

胆碱酯酶偏低的原因多样,药物选择需结合临床诊断。有机磷中毒时,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过度刺激,解磷定可复活被抑制的胆碱酯酶。重症肌无力患者常用溴吡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提升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浓度,改善肌力。慢性肝病患者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导致胆碱酯酶减少,需针对肝病进行抗病毒、保肝治疗,辅以高蛋白饮食。营养不良者需补充维生素B族、优质蛋白及必需氨基酸,促进酶蛋白合成。部分遗传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胆碱酯酶异常,需个体化调整方案。

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阿托品过量可能引发口干、心悸等抗胆碱能反应;溴吡斯的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胆碱能副作用,需调整剂量。肝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营养补充需循序渐进,避免过量摄入加重代谢负担。若出现药物过敏或病情恶化,应立即就医。诊断不明时不可自行用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加重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