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文笙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口腔科

牙菌斑名词解释

2025.01.03 17:30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是黏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落。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是引发口腔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牙菌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唾液中的蛋白质和糖蛋白会吸附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获得性膜。随后,口腔中的细菌会附着在这层膜上,并开始大量繁殖。随着细菌的不断生长和代谢,会分泌一些胞外多糖等物质,将细菌相互黏附在一起,逐渐形成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物膜。

牙菌斑中的细菌种类繁多,不同细菌在牙菌斑的不同区域分布有所不同,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牙菌斑在牙齿表面不断积累和成熟,会对牙齿和牙龈组织造成损害。可以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齿脱矿,进而引发龋齿;还会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炎症,长期发展可能导致牙周炎等严重口腔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牙菌斑的控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每天至少早晚认真刷牙,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以确保牙齿的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这样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清除牙菌斑,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