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跌倒危险因素有哪些

2025.07.23 08:37

老年跌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平衡能力下降、视力障碍、药物副作用、居家环境隐患、慢性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平衡能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降低,导致站立和行走时稳定性不足。前庭功能退化也会影响身体对姿势的调节,增加跌倒风险。神经系统反应速度减慢,使得突发状况下难以快速调整姿态。缺乏规律锻炼会加速平衡功能衰退。

2.视力障碍: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会降低视野清晰度,难以识别地面障碍物。光线不足时,瞳孔调节能力减弱,进一步影响判断。深度知觉减退可能导致误判台阶高度或距离。部分老年人未及时矫正视力问题,加剧行动中的不确定性。

3.药物副作用:镇静类药物可能抑制中枢神经,导致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降压药过量使用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突然起身时头晕目眩。某些抗抑郁药物影响协调能力。多重用药时,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放大副作用。

4.居家环境隐患:地面湿滑、地毯边缘翘起易绊倒。卫生间缺少扶手或防滑垫会增加如厕时风险。家具摆放过于密集妨碍通行。夜间照明不足难以看清路径。楼梯坡度陡峭且无双侧护栏。

5.慢性疾病:关节炎疼痛限制肢体活动范围,影响步态稳定性。帕金森病导致震颤和肌肉僵直,削弱动作协调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成足部感觉迟钝,无法及时感知地面异常。心血管疾病可能诱发短暂意识丧失。

跌倒后需立即检查有无骨折或头部外伤,避免随意移动伤者。定期复查药物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多药联用。选择合脚防滑的鞋子,避免穿宽松拖鞋。保持地面干燥整洁,移除多余杂物。进行适度平衡训练,如太极拳或坐姿抬腿。关注视力变化,每年检查眼底及屈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