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血透时血压下降怎么办

2024.10.12 11:00

血透时血压下降可采取停止超滤、补充生理盐水、调整透析参数、使用药物、采取头低脚高位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停止超滤:超滤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当血压下降时,立即停止超滤可以避免进一步的血容量减少,从而有助于稳定血压。因为超滤会使血液中的水分快速被清除,如果超滤速度过快或量过大,就可能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引发低血压。

2.补充生理盐水: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能够迅速增加血容量,提升血压。是因为生理盐水可以补充丢失的液体,恢复血管内的充盈压,改善血液循环。

3.调整透析参数:比如降低透析液的温度、减少血流速度等。较低的透析液温度可以刺激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提高血压。减少血流速度则能减轻血液在体外循环中的容量变化,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4.使用药物: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来提升血压。这些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其收缩,增加血管阻力,从而提高血压。

5.采取头低脚高位:这种体位改变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到心脏和大脑,增加重要器官的灌注,改善低血压症状。

在血透过程中,血压下降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的问题。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透析的顺利进行。同时,患者在透析前也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脱水等,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