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便秘怎样形成

2025.01.06 06:40

长期便秘的形成与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精神心理因素、肠道疾病、药物副作用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饮食不均衡,膳食纤维摄入过少,如过度食用精细加工食物,肉类、油炸食品较多,而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不足。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缺乏时易导致便秘。同时,饮水过少也会使大便干结,难以排出。

2.缺乏运动:久坐不动或长期卧床的人群,肠道蠕动功能会逐渐减弱。身体缺乏运动时,腹肌、膈肌等参与排便的肌肉力量不足,无法有效推动粪便在肠道内移动,从而容易引发便秘。

3.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下,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调节。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着双向的神经联系,不良情绪可导致肠道神经功能紊乱,抑制肠道蠕动,使排便反射受到抑制,进而导致便秘。

4.肠道疾病:一些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可能会导致肠道狭窄或梗阻,影响粪便的正常通过。另外,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使肠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便秘的副作用,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会影响肠道的神经传导或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引发便秘。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怀疑是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便秘,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