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艾灸调理痛经有用吗

2025.04.29 08:07

艾灸调理痛经有一定效果,尤其对寒凝血瘀或气滞血瘀型痛经较为适用。中医理论认为,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特定穴位,能温通经络、散寒祛湿、调和气血,从而缓解子宫痉挛,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症状。临床观察和部分坚持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可显著降低痛经发作频率和疼痛程度,尤其适合体质虚寒或经期小腹冷痛的人群。

艾灸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为双重调节。一方面,艾叶燃烧产生的近红外辐射能穿透皮肤,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加速代谢废物排出;另一方面,艾绒的药性成分通过穴位吸收,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平衡前列腺素水平,减少子宫过度收缩。对于原发性痛经,艾灸的即时止痛效果可能优于热敷,因其兼具物理温热和药物渗透作用。但需注意,艾灸对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继发性痛经仅能辅助缓解,需结合西医诊疗。

进行艾灸调理时需严格掌握操作规范。经期血量过大或体质阴虚火旺者慎用,以免加重出血或引发口干舌燥等不适。艾条距离皮肤以温热耐受为度,避免烫伤形成瘢痕。饭后一小时或空腹状态不宜施灸,孕妇禁用腰腹部穴位。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选穴,通常月经前一周开始干预效果更佳。若连续三个周期未见改善,需进一步排查妇科器质性疾病。艾灸后注意保暖,忌食生冷,配合规律作息可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