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所谓的运动创伤

2025.07.29 15:21

运动创伤是指在进行体育活动或锻炼时,由于外力作用或身体过度使用而导致的损伤。这类损伤可以发生在肌肉、韧带、关节、骨骼等部位,常见的类型包括扭伤、拉伤、骨折、肌腱炎等。运动创伤不仅影响运动表现,还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因此了解其成因和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运动创伤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缺乏充分的热身和拉伸可能导致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不足,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其次,过度训练或不当的训练方式也会使身体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疲劳和损伤。运动环境的因素,如不平坦的地面、湿滑的场地等,也可能成为引发运动创伤的诱因。某些运动项目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例如足球、篮球、跑步等,参与这些活动时,运动者需要更加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巧。适当的装备和保护措施,如穿戴合适的运动鞋、护膝等,也能有效降低运动创伤的发生率。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正确的运动习惯是预防运动创伤的关键。首先,确保充分的热身和拉伸,以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韧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其次,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避免过度训练,适时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注意运动环境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场地和装备,确保运动过程中的安全。若在运动中感到不适,应及时停止活动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运动创伤的发生率,保障身体健康和运动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