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芡实可以治疗肠炎吗

2025.07.01 08:35

芡实对肠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无法替代正规医疗手段。作为传统中药材,芡实具有健脾止泻、固肾涩精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虚久泻等症状,而这类症状与部分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关联。现代研究也发现芡实含有多糖、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等方式发挥作用。

从中医理论看,肠炎多属泄泻痢疾范畴,病机常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相关。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既能补脾止泻,又可祛湿,对于脾虚型慢性肠炎或肠易激综合征伴随的腹泻有一定缓解效果。临床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使用,如参苓白术散。药理实验显示,芡实提取物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抑制肠道黏膜损伤。但急性细菌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等器质性疾病,仍需结合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使用芡实需辨证施治,湿热积滞导致的急性腹泻不宜单独服用。过量可能引起腹胀,便秘患者慎用。建议每日用量不超过15克,煎煮前需充分浸泡。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需注意区分肠炎类型,感染性肠炎若出现发热、脓血便等症状,必须及时就医。芡实作为食疗时可与山药、莲子同煮,但不可替代药物。储存时需防潮防蛀,霉变芡实可能产生黄曲霉素,反而危害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