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抽搐怎么治疗

2025.09.30 16:08

抽搐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药物控制、病因治疗及紧急处理。常见方法包括使用抗癫痫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或解除诱因,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抽搐的病因多样,可能由癫痫、高热、脑损伤、代谢异常或中毒等引起。对于癫痫患者,长期规律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是关键,需定期复查调整剂量。高热惊厥多见于儿童,需及时退热并保持呼吸道通畅。电解质紊乱如低钙、低镁引发的抽搐需静脉补充相应电解质。若由脑炎、脑肿瘤等引起,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手术或抗感染治疗。紧急情况下,可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避免强行约束肢体造成损伤,同时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便于医生诊断。

治疗抽搐时需注意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以免诱发更严重发作。患者应远离危险环境如高处、水域,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记录发作频率、诱因及持续时间有助于医生评估疗效。部分患者需进行脑电图、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长期服药者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浓度。出现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应立即就医,防止脑损伤或其他并发症。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保持冷静,避免在发作时喂食或强行按压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