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

2025.08.01 08:56

中医治疗脑血栓主要通过活血化瘀、通络开窍、益气养血、化痰祛湿、针灸推拿等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活血化瘀:通过使用丹参、红花等药物促进血液循环,化解血栓,改善脑部供血不足。这类药物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加速已有血栓的溶解。临床常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脑血栓。

2.通络开窍:采用麝香、冰片等芳香开窍药物,帮助恢复脑部神经功能。这类药物能穿透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受损的脑组织,改善神志不清、言语障碍等症状。安宫牛黄丸是代表性方剂,适用于热闭神昏的急性期患者。

3.益气养血:使用黄芪、当归等补益药物,增强气血运行能力,改善脑部营养供应。气血不足易导致脑血栓复发,补气养血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康复。代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适用于气虚血瘀型患者。

4.化痰祛湿:运用半夏、茯苓等药物化解痰湿,减轻脑水肿和血管阻塞。痰湿内阻是脑血栓的重要病机之一,化痰祛湿能降低颅内压,改善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温胆汤是常用方剂,适用于痰湿壅盛型患者。

5.针灸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百会、风池等,调节气血运行,缓解肢体功能障碍。针灸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推拿则帮助松弛肌肉,改善血液循环。二者结合可显著提高康复效果,尤其适用于后遗症期。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避免过度使用活血药物导致出血风险。饮食宜清淡,忌油腻辛辣,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康复。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