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白茅根对肝脏有什么副作用

2025.09.01 17:10

白茅根作为传统中药材,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副作用,包括肝酶异常升高或药物性肝损伤风险。其寒凉属性若与体质不符,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尤其对已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需谨慎。

白茅根含有的化学成分需经肝脏代谢,大剂量使用可能干扰肝细胞正常功能。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转氨酶暂时性升高,停药后通常可恢复。动物实验显示,超高剂量白茅根提取物可能引起肝组织轻微病理改变,但临床数据有限。与西药联用时需注意相互作用,例如与抗凝药或利尿剂同服可能增加肝脏解毒压力。肝功能异常者使用后若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停用。

使用白茅根前建议评估肝功能状态,慢性肝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控制用量。避免与酒精或对肝有毒性的药物同服,煎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潜在毒性。定期监测肝功指标,出现食欲减退、尿色加深等预警信号及时就医。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优先考虑安全性更明确的其他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