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无症状感染者是怎么查出来的

2025.08.27 08:31

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核酸检测筛查发现、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检测识别既往感染、医学影像检查发现肺部异常、重点人群定期健康监测排查。具体分析如下:

1.核酸检测筛查发现:核酸检测是识别无症状感染的主要手段。通过采集咽拭子或鼻拭子样本,检测是否存在病毒核酸片段。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无明显临床表现,核酸检测能在感染早期发现病毒载量较高的个体,尤其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和高风险区域排查。

2.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时,即使无发热或咳嗽等症状,仍需接受核酸检测。通过追溯感染链条,发现部分接触者虽未发病但携带病毒,从而确定无症状感染状态。

3.血清抗体检测识别既往感染:部分无症状感染者病毒已被清除,但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抽血检测免疫球蛋白,可判断是否曾感染病毒。抗体检测适用于回溯性调查,补充核酸检测的时效性局限。

4.医学影像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少数无症状感染者肺部可能出现轻微炎症或纤维化。通过胸部CT扫描可发现典型磨玻璃样阴影等病变,结合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影像学检查常用于排查高风险职业人群。

5.重点人群定期健康监测排查:医疗机构、冷链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需定期接受核酸或抗体检测。由于职业暴露风险高,即使无症状也可能通过例行监测被发现感染,阻断潜在传播链。

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后需立即隔离观察,避免病毒扩散。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需结合多次采样提高准确性。不同检测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联合使用。隔离期间密切监测症状变化,防止转为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