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怎么回事

2025.03.18 09:24

荨麻疹性血管炎是一种以皮肤荨麻疹样损害和血管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红斑、风团,伴有瘙痒或疼痛,且皮损持续时间通常超过24小时。与普通荨麻疹不同,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皮损消退后常遗留色素沉着或紫癜样改变,提示存在血管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引发补体激活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等因素有关。病理学检查可见真皮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免疫荧光检查可发现血管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血沉增快、补体水平降低,部分患者可检测到抗核抗体或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必要时可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对于继发性荨麻疹性血管炎,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感染、药物过敏等。日常护理中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至关重要。对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注意预防骨质疏松、感染等并发症。若出现发热、关节痛或内脏受累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于该病可能与其他系统性疾病相关,建议进行全面体检以排除潜在病因。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调整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