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肠减压管怎么拔

2025.01.04 19:43

胃肠减压管的拔除需评估患者情况、抽空内容物、轻柔操作、边拔边观察、做好记录。具体分析如下:

1.评估患者情况:患者病情稳定,胃肠功能恢复,如肛门排气、排便,腹胀消失等是拔管的重要前提。若患者仍存在肠梗阻等未解决的问题则不宜拔管。因为胃肠减压管的作用是减轻胃肠道压力,如果胃肠功能未恢复就拔管,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2.抽空内容物:在拔管前要先将胃管内的内容物抽空。这样做可防止在拔管过程中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胃管内的液体或气体如果反流进入呼吸道,会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后果。

3.轻柔操作:拔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因为胃肠减压管在体内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与胃肠道黏膜有一定的粘连,如果用力过猛,容易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出血等情况。

4.边拔边观察:边拔管边观察患者的反应。查看患者是否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在拔管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如胃肠道痉挛等,需要及时处理。

5.做好记录:拔管后要准确记录拔管的时间、患者的反应等信息。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后续的护理,也为医疗文件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胃肠减压管拔除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有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再次出现,同时告知患者拔管后的饮食等注意点,如先从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过快、过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