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多久

2025.07.21 09:03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周期通常为2-4周,具体时间因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及治疗方式而异。早期干预可缩短病程,慢性病例可能需更长时间,甚至数月。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因、症状及检查结果制定,部分患者可能自愈,但多数需医疗干预以避免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以缓解症状、消除积液和恢复中耳功能为目标。急性期常用鼻用激素、抗组胺药或抗生素控制感染与炎症。咽鼓管功能异常者需进行吹张治疗或鼓膜穿刺引流。慢性患者可能需鼓膜置管术,留置通气管3-6个月以平衡压力。儿童患者因免疫系统未成熟,易复发,需密切随访。中医辅助疗法如针灸可能改善局部循环,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治疗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潜水或高空飞行,防止气压损伤。保持鼻腔通畅,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等原发病。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状态,监测积液变化。术后患者需防止耳道进水,避免感染。过度依赖滴鼻剂可能加重黏膜水肿,需遵医嘱用药。长期未愈者应排查过敏、腺样体肥大等潜在病因。饮食宜清淡,减少烟酒刺激。若出现耳痛加剧、高热或眩晕,需立即就医排除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