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骨折会触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发症吗

2025.09.03 16:34

小儿骨折确实有可能触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虽然儿童的血栓形成风险相对较低,但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骨折后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时,血栓的发生概率会增加。

骨折后,尤其是下肢骨折,通常需要进行固定和休息,这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的静态状态使得血液在静脉中滞留,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骨折部位的疼痛和肿胀也可能限制活动,进一步加重血液循环问题。儿童的生理特点使得其血管壁相对较薄,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尤其在受伤后,身体的应激反应可能导致凝血因子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血栓的风险。虽然小儿骨折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肺栓塞等。

在预防方面,家长和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小儿在骨折后的恢复过程。保持适当的活动量是预防血栓形成的关键,鼓励儿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定期进行下肢的被动活动,如轻柔的抬腿和脚踝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风险。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儿童,使用抗凝药物或穿戴弹力袜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定期监测和评估儿童的血液循环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关注小儿的活动和血液循环,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骨折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确保儿童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