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剖腹产后护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5.07 10:03

剖腹产后护理需注意伤口清洁避免感染、保持适度活动促进恢复、合理饮食补充营养、观察恶露变化预防异常、调节情绪避免产后抑郁。具体分析如下:

1.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剖腹产术后需每日检查伤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医用消毒液轻柔擦拭,保持敷料干燥。术后两周内避免沾水,淋浴时使用防水贴保护。若出现发热或伤口剧痛需及时就医,可能提示感染。术后一月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

2.保持适度活动促进恢复:术后6小时可尝试翻身,24小时后在搀扶下床活动。早期活动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肠粘连,但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轻微出汗为宜。若出现头晕或伤口牵拉痛需立即休息。

3.合理饮食补充营养:术后6小时禁食,之后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搭配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生冷、辛辣及胀气食物。哺乳期需增加钙和铁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

4.观察恶露变化预防异常:产后恶露通常持续4-6周,初期为鲜红色,逐渐转为淡黄色。若恶露量突然增多、有异味或持续鲜红色超过两周,可能提示宫腔感染或胎盘残留。需每日记录恶露性状,使用专用产褥垫并及时更换。

5.调节情绪避免产后抑郁:术后激素水平骤降易引发情绪波动,需保证充足睡眠,与家人分担育儿压力。出现持续焦虑、失眠或厌食时,可通过心理咨询或中医调理干预。避免独处时间过长,参与轻度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

剖腹产后的恢复涉及生理和心理双重调整,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护理方案。定期复查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情况,哺乳期注意用药安全。出现异常体征如持续发热、大量出血或下肢肿胀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