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医治疗面瘫怎么治疗好得快

2025.08.11 14:17

中医治疗面瘫可通过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中药内服调理气血、艾灸温通局部经脉、推拿按摩放松肌肉、情志调护缓解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面瘫多因风寒侵袭或气血阻滞所致,针灸选取合谷、颊车、地仓等穴位,直接刺激面部神经与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水肿。针刺手法以浅刺、平补平泻为主,配合电针增强效果,连续治疗10-15天可显著改善症状。

2.中药内服调理气血:常用牵正散、补阳还五汤等方剂,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白附子、全蝎等药物可缓解面部肌肉痉挛,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加速神经功能恢复。需根据体质调整药方,湿热体质者需配伍清热利湿药物。

3.艾灸温通局部经脉:艾条灸或隔姜灸作用于翳风、下关等穴位,借助温热之力驱散寒邪,改善面部气血瘀滞。每日灸治15-20分钟,局部皮肤微红为度,避免烫伤。艾灸尤其适合风寒型面瘫初期。

4.推拿按摩放松肌肉:以点揉、按捏手法作用于患侧面部,从额部至下颌顺序操作,缓解肌肉紧张。配合颈部风池穴按摩,疏通少阳经气,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促进神经传导恢复。

5.情志调护缓解压力: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病情,需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可通过静坐、呼吸练习调节情志,必要时配合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辅助治疗。

治疗期间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早期干预效果更佳,若症状持续未缓解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变。严格遵医嘱进行综合治疗,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