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什么是小儿麻疹

2025.09.03 16:34

小儿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该病通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感样症状以及特征性的皮疹。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到14天,感染者在出现皮疹前的几天内就已经具有传染性。

在感染初期,通常会出现高热、咳嗽、流鼻涕和结膜炎等症状,随后在发病后3到5天内,皮疹会从面部开始扩散到全身。皮疹通常呈现红色斑点,伴随瘙痒,可能会持续一周左右。麻疹不仅是一种皮肤病,严重时可能引发并发症,如肺炎、脑炎和耳部感染等,尤其在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中更为常见。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通常在儿童一岁时进行第一次接种,二次接种则在四岁左右进行。通过广泛接种疫苗,许多国家已经成功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在预防和应对小儿麻疹时,首先要确保儿童按时接种疫苗,家长应定期检查儿童的免疫接种记录。若发现儿童出现麻疹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传播风险。在医院就诊时,需告知医务人员可能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已经感染的儿童,需给予充分的休息和水分补充,必要时可使用退烧药物来缓解高热症状。家长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预防小儿麻疹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早期识别和处理感染情况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