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

2025.09.15 22:25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不同、受累关节分布不同、症状表现不同、病理变化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发病机制不同:骨关节炎主要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磨损有关,长期机械负荷过重或年龄增长导致关节结构逐渐破坏。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引发慢性炎症反应,最终累及软骨和骨质。

2.受累关节分布不同:骨关节炎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多为单侧或不对称受累。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小关节如手指、腕关节,呈对称性分布,后期可能蔓延至大关节。

3.症状表现不同:骨关节炎以关节疼痛、僵硬为主,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晨僵时间较短。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持续性关节肿痛,晨僵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可能伴随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

4.病理变化不同:骨关节炎以软骨磨损、骨赘形成为特征,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以滑膜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后期导致关节畸形和骨质侵蚀。

5.治疗方式不同:骨关节炎以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为目标,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或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控制炎症,延缓关节破坏。

两种关节炎均需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饮食均衡有助于维持关节健康。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