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得了脑血栓怎么办

2025.09.11 19:34

老年人得了脑血栓需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遵医嘱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康复期坚持肢体和语言功能训练、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作息。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脑血栓发生后,黄金救治时间通常在4.5小时内。静脉溶栓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超过时间窗或大血管闭塞需考虑机械取栓。延迟治疗可能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加重后遗症。

2.遵医嘱长期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适用于房颤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防止血栓复发或出血风险。

3.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压过高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糖波动加速动脉硬化。需每日监测指标,服用降压药或降糖药,目标值为血压低于140/90mmHg,空腹血糖维持在7mmol/L以下。

4.康复期坚持肢体和语言功能训练:发病后1-3个月是康复关键期。针灸、电刺激结合被动关节活动可预防肌肉萎缩,语言训练从单音词逐步过渡到短句。长期坚持能改善运动障碍和失语症状。

5.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作息: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适量补充深海鱼和坚果,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降低血管负担。

突发脑血栓后需避免剧烈搬动患者头部,平卧时抬高床头15-30度。康复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出血征兆,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家中备好血压计和血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