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什么疾病能引起心瓣膜

2025.08.29 16:42

多种心脏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心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瓣膜畸形、退行性钙化病变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累及心瓣膜,引发狭窄或关闭不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也可能间接影响瓣膜功能。

风湿性心脏病是发展中国家心瓣膜损害的主要原因,由A组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引发,常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导致瓣叶增厚、粘连。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细菌或真菌侵袭瓣膜,形成赘生物并破坏瓣膜组织,多见于人工瓣膜或已有病变的天然瓣膜。先天性畸形如二叶式主动脉瓣可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钙化或功能衰退。退行性病变常见于老年人,瓣膜纤维环钙化导致活动受限。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可能引起瓣膜增厚或反流。

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控制链球菌感染可降低风湿热风险,口腔卫生和抗生素预防能减少心内膜炎发生。定期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瓣膜病变。出现胸闷、气促或心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介入或手术修复,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心功能。慢性病患者需严格管理血压、血脂,延缓瓣膜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