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脚踝扭伤造成肿胀会是骨折了吗

2025.09.04 17:07

脚踝扭伤造成的肿胀不一定意味着骨折,但确实可能是骨折的一个症状。扭伤通常是由于韧带受损引起的,而骨折则是骨头的断裂。两者都可能导致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因此在没有专业评估的情况下,难以仅凭肿胀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在脚踝扭伤后,肿胀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局部血液流动增加和组织液体积聚所致。扭伤的程度不同,轻微的扭伤可能仅导致轻微的肿胀和疼痛,而严重的扭伤则可能伴随剧烈的疼痛、明显的肿胀和淤血。在某些情况下,骨折可能伴随扭伤发生,尤其是在跌倒或剧烈运动时,受伤的部位可能同时受到韧带和骨头的损伤。尽管肿胀本身并不直接指向骨折,但在脚踝受伤后,若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承重或肢体变形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

在处理脚踝扭伤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首先,受伤后应立即采取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休息可以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冰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压迫可以提供支撑并控制肿胀,而抬高则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其次,避免在未确认伤情之前进行剧烈活动或负重,以免加重损伤。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康复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以恢复脚踝的功能和灵活性。注意观察受伤部位的变化,若发现异常情况,如持续肿胀、变色或活动受限,及时就医,以确保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