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传导阻滞是怎么造成的

2024.10.12 11:00

传导阻滞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心肌病变、心脏缺血、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肌病变:心肌发生炎症、纤维化、变性等病变时,可影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性,导致传导阻滞。例如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受损,电信号传导受阻。

2.心脏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影响传导系统,引发传导阻滞。缺血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心肌梗死,进一步加重传导异常。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对心脏传导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引起传导阻滞。药物的剂量、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其作用。

4.电解质紊乱:血钾、血钙等电解质浓度异常,会改变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导致传导阻滞。高钾血症可使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传导减慢;低钙血症则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和传导功能。

5.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缺陷,如房室间隔缺损、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等,可能导致传导阻滞。这些先天性异常会干扰正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

传导阻滞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以明确病因,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无症状的轻度传导阻滞,可能只需定期观察;而对于有症状或严重的传导阻滞,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安装起搏器等措施来改善心脏功能,保障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