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颤是怎么回事

2024.12.31 08:17

心颤,即心房颤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情绪激动、过量饮酒、甲状腺功能亢进、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情绪激动:情绪突然激动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房颤动。这种情况下,心房肌细胞的自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从而使心房内多个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形成折返激动。一般在情绪平稳后,心颤可能会自行缓解。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愤怒。

2.过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可干扰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功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导致心肌损伤,使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减少饮酒量或戒酒是改善这种情况的关键。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脏也会受到影响。甲状腺激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改变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容易引发心房颤动。积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如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随着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心颤症状也可能减轻或消失。

4.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系统。受损的心肌细胞可能会产生异常的电活动,引发心房颤动。改善心肌供血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方法。

5.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发生病变,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会导致心脏内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内压力升高,心房扩大,心肌纤维被拉长,容易形成折返环,从而引发心房颤动。治疗心脏瓣膜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药物治疗改善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心脏问题。如果出现心颤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