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胆碱能性荨麻疹

2024.12.05 08:11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比如在上述诱发因素作用下,皮肤上会出现直径1-3毫米的小风团,周围有红晕,这些风团可能会成批出现,互不融合,并且会伴有瘙痒、刺痛或者烧灼感等不适。一般来说,这种症状会在数小时内自行消退,不过容易反复发作。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除了皮肤症状外,还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例如头痛、流涎、眩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从发病机制来看,当身体受到相关刺激后,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然后作用于肥大细胞,促使其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从而导致皮肤黏膜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形成风团等症状。在诊断方面,主要依据典型的症状表现以及诱发因素来判断。在治疗上,首先要尽量避免诱发因素,比如减少剧烈运动、避免过热环境等。药物治疗方面,抗组胺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这有助于减少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