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急性胆管炎严不严重

2025.01.17 14:41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生命危险,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急性胆管炎通常是由于胆管内的胆结石、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患者常表现出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胆道引流和手术等,早期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

在面对急性胆管炎时,患者及其家属应保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注意观察症状的变化,尤其是发热、腹痛加重或黄疸加深等情况。患者在就医时应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和目前的症状,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减少胆结石的风险。对于有胆结石病史的人群,定期检查和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及早发现问题,防止急性胆管炎的发生。急性胆管炎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及时的医疗干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