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多少种

2025.07.09 08:52

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止痛消炎药物使用、鼓膜穿刺或置管、局部清洁护理、中医中药调理。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治疗:中耳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需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体质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疗程通常为7至10天,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以避免耐药性。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可能需长期低剂量抗生素预防。

2.止痛消炎药物使用:疼痛和炎症是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这类药物能减轻耳部胀痛、发热等不适,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胃肠道或肝肾损伤。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鼓膜穿刺或置管:对于积液性中耳炎或鼓室压力失衡,可通过鼓膜穿刺排出积液或置入通气管改善通气。穿刺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置管通常保留数月至一年,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自行脱落。操作需由专业医师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4.局部清洁护理:外耳道分泌物较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轻柔清洁,避免用力擦拭损伤黏膜。禁用尖锐物品掏耳,防止继发感染。保持耳部干燥,洗澡或游泳时可用耳塞阻挡进水。

5.中医中药调理:中医认为中耳炎多与风热或肝胆湿热有关,可选用清热解毒、利湿通窍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针灸或耳穴贴压也可能辅助缓解症状,但需结合现代医学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听力下降、持续高热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复诊。避免用力擤鼻或高空飞行等增加鼓室压力的行为。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