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拔罐为什么会拔出水泡

2025.08.29 16:42

拔罐过程中出现水泡,通常是由于负压作用导致皮肤组织液渗出或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液体在表皮层积聚形成。水泡的产生与拔罐力度、时间及皮肤敏感度密切相关,属于常见的物理反应,但并非必然现象。

拔罐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会牵拉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毛细血管扩张。若负压过大或留罐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表皮与真皮层分离,组织液渗出形成水泡。皮肤较薄、敏感或湿气较重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此类情况。中医理论认为,水泡可能反映体内湿气或毒素外排,但现代医学更倾向于将其视为物理性损伤。水泡大小和数量因人而异,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但需注意区分正常反应与操作不当导致的烫伤或感染。

操作拔罐时需控制负压强度与时间,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拔罐。皮肤有破损、炎症或患有严重疾病者不宜拔罐。出现水泡后,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抓破以防感染。小水泡可自行吸收,较大水泡需消毒后无菌处理。若伴随红肿、疼痛加剧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风,适当补充水分以促进代谢。合理操作下,水泡通常可避免,但个体差异仍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