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管狭窄怎么牵引

2025.07.23 08:37

腰椎管狭窄的牵引治疗可采用仰卧位骨盆牵引、俯卧位腹部悬空牵引、机械牵引床辅助牵引、自重牵引及间歇性牵引。具体分析如下:

1.仰卧位骨盆牵引:仰卧时腰椎压力减小,骨盆带固定后通过滑轮系统施加纵向拉力,扩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牵引重量通常从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逐渐增加,单次持续20-30分钟。需注意避免过度牵引导致韧带松弛,牵引后需平卧休息半小时以稳定椎体位置。

2.俯卧位腹部悬空牵引:俯卧时腹部垫枕使腰椎自然前凸,利用自重和附加重量拉伸脊柱。此体位能放松背部肌肉,减少椎间盘后侧压力,适合合并腰椎前凸减小的患者。牵引过程中需监测下肢感觉变化,防止神经根过度牵拉。

3.机械牵引床辅助牵引:通过电动设备精确控制牵引力和角度,可实现动态调节。分段式牵引床能针对狭窄节段局部施力,配合热疗效果更佳。需根据影像学结果设定参数,避免暴力牵引引发小关节错位。

4.自重牵引:利用自身重量进行悬吊训练,如双手握杠自然下垂。简单易行但需核心肌群协同发力以保持稳定,适用于轻度狭窄。注意握力不足时可能滑脱,需有保护措施。

5.间歇性牵引:采用牵引-放松交替模式,模拟腰椎生理活动。循环周期通常为牵引1分钟、间歇30秒,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减少肌肉疲劳。需调整节奏避免频繁切换造成关节囊刺激。

牵引治疗需结合影像学评估狭窄程度,急性神经水肿期禁用。骨质疏松、腰椎滑脱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牵引中出现放射性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后需佩戴腰围保护并配合肌力训练,避免久坐或负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