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使用针灸治疗能缓解癌痛吗

2025.06.30 11:29

针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在缓解癌痛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临床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分泌,从而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感受。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针灸列为癌痛管理的推荐疗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对药物耐受性差或希望减少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患者。

针灸缓解癌痛的机制涉及多途径调节。针刺穴位可激活脊髓和大脑的疼痛抑制系统,阻断痛觉信号传导。同时,针灸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瘤压迫或炎症引发的疼痛。部分临床试验显示,接受针灸的癌症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与传统镇痛药物相比,针灸副作用较少,常见仅有轻微淤青或短暂疲劳。但需注意,针灸疗效存在个体差异,通常需连续治疗4-6次才能评估效果,且需配合规范的癌症治疗方案。

实施针灸治疗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应避免针刺,骨转移患者需避开病灶区域。治疗须由具备肿瘤专科经验的针灸师操作,使用一次性无菌针具。针灸不能替代抗癌核心治疗,患者不可擅自停用止痛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疼痛程度,若出现感染或出血需立即中止。目前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需更多高质量证据进一步验证针灸在癌痛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