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膝盖脱臼了怎么办

2025.09.15 22:25

膝盖脱臼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进行临时固定减少关节移动、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复位处理、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后期加强肌肉锻炼预防复发。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膝盖脱臼后关节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继续活动可能导致韧带撕裂或软骨损伤。此时需保持静止,避免行走或弯曲膝盖,用支撑物保持患肢稳定。若周围无辅助工具,可平躺并将双腿自然伸直,等待进一步处理。

2.进行临时固定减少关节移动:用绷带、木板或硬质材料将膝盖与大腿、小腿捆绑固定,限制关节活动。固定时需保持腿部伸直状态,避免压迫血管或神经。若出现皮肤破损,需先清洁伤口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再行固定。

3.尽快就医接受专业复位处理:脱臼需由医生通过手法或器械辅助复位,不可自行拉扯或扭转。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囊松弛或慢性不稳。就医时需携带影像检查资料,明确是否合并骨折或韧带损伤,以便制定针对性方案。

4.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复位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初期以被动屈伸为主,后期增加抗阻运动。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跑跳,使用护膝提供外部支撑,定期复查评估恢复进度。

5.后期加强肌肉锻炼预防复发:强化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推荐靠墙静蹲、直腿抬高等低冲击训练,每周3-4次,每次20分钟。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转向或急停动作。

脱臼后48小时内可冰敷消肿,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饮食需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如鱼类、豆制品,促进软组织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复诊排查血管神经损伤。日常活动建议穿戴弹性护具,减少上下楼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