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放射性疼痛是怎么回事

2025.09.11 19:33

放射性疼痛是指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不一致,由神经传导异常引起的疼痛现象。常见病因包括神经根受压、内脏疾病牵涉痛、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具体分析如下:

1.神经根受压: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导致疼痛沿神经走向放射,如腰椎间盘突出引起下肢疼痛。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压迫位置,采用牵引、理疗或手术解除压迫。

2.内脏疾病牵涉痛:内脏器官病变刺激神经末梢,疼痛反射至体表特定区域,如心绞痛放射至左肩臂。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心脏疾病需药物或介入治疗。

3.肌肉筋膜疼痛综合征:肌肉或筋膜劳损引发触发点,疼痛向周围扩散,如肩颈部劳损导致头痛。可通过按摩、针灸或局部封闭缓解肌肉紧张。

4.周围神经损伤:外伤或炎症导致神经传导异常,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如坐骨神经痛。需营养神经药物配合物理治疗促进修复。

5.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或脊髓病变干扰痛觉传导,引发放射性疼痛,如脑卒中后偏身疼痛。需针对病因治疗,如改善脑循环或神经调控疗法。

放射性疼痛的机制复杂,涉及神经传导异常和病变部位的特殊关联。准确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治疗需兼顾原发病和疼痛管理,避免误诊或延误病情。日常注意姿势调整和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部分放射性疼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