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孩子出生第二天黄疸有点高怎么办

2025.08.22 16:42

孩子出生第二天黄疸有点高可以增加喂养频率促进排便、多晒太阳帮助退黄、密切监测黄疸数值变化、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避免使用偏方或自行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增加喂养频率促进排便:新生儿黄疸与胆红素代谢有关,增加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次数可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建议每2-3小时喂养一次,确保每日排尿6-8次、排便3-4次。若母乳不足,需及时补充配方奶,避免脱水加重黄疸。

2.多晒太阳帮助退黄:自然光中的蓝光波段可分解皮肤下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阳光,暴露婴儿四肢和背部,每次10-15分钟,避免直射眼睛及着凉。需注意遮挡面部并用薄毯保护腹部,防止紫外线伤害。

3.密切监测黄疸数值变化: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达高峰,需每日用经皮黄疸仪或抽血检测胆红素水平。记录数值变化趋势,若发现黄疸迅速扩散至手脚心、嗜睡或拒奶,需立即就医。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严格监测,因其血脑屏障脆弱,易引发胆红素脑病。

4.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当胆红素值接近或超过干预标准时,医院会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蓝光能穿透皮肤,将胆红素转化为易排泄的形式。治疗期间需遮盖眼睛及会阴部,并定期检测体温和胆红素水平。多数患儿照射12-48小时即可明显下降,严重者需换血治疗。

5.避免使用偏方或自行用药:民间流传的黄连水、金银花浴等无科学依据,可能损伤新生儿肠胃或皮肤。部分中药成分会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蛋白,反而加重黄疸。切勿擅自使用退黄药或暂停母乳,需严格遵医嘱处理。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但需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若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呕吐,应立即就医。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包裹过厚影响观察皮肤颜色。医护人员会根据胎龄、体重及健康状况综合评估风险,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