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腰椎L1骨折怎么办

2025.09.15 22:25

腰椎L1骨折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建议急性期严格卧床制动配合镇痛治疗、轻度压缩性骨折采用支具固定保守治疗、严重骨折或神经损伤需手术复位内固定、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影像评估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期严格卧床制动配合镇痛治疗:腰椎骨折初期需绝对卧床4-6周,避免负重或扭转动作加重损伤。硬板床可维持脊柱生理曲度,必要时垫软枕支撑腰部。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肌松剂,但需警惕长期用药的胃肠道副作用。若出现腹胀或便秘,可通过腹部按摩或缓泻剂缓解。

2.轻度压缩性骨折采用支具固定保守治疗:椎体压缩未超过1/3且无神经症状时,可定制硬质支具保护腰椎。支具需贴合躯干曲线,佩戴时间每日不少于20小时,持续3个月。期间避免弯腰提重物,睡眠时取下支具但保持平卧体位。定期调整束带松紧度,防止皮肤压疮或肌肉萎缩。

3.严重骨折或神经损伤需手术复位内固定:椎体塌陷超过50%或合并脊髓压迫时,需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手术旨在恢复椎体高度并解除神经压迫,术后48小时内需监测下肢感觉运动功能。微创椎体成形术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骨折块。术后仍需佩戴支具4-8周,避免早期过度活动。

4.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卧床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及直腿抬高训练,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骨折稳定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增强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限,每日3组每组10-15次。游泳和悬吊运动有助于减轻脊柱负荷,但需避免蝶泳等扭转姿势。

5.定期复查影像评估愈合情况:伤后1、3、6个月需行X线或CT检查,观察椎体高度变化及骨痂形成。若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椎体再塌陷,需及时干预。骨质疏松患者应同步进行骨密度检测,必要时联合抗骨松药物治疗。康复过程中若出现下肢麻木或排尿障碍,提示可能并发椎管狭窄需紧急处理。

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每日钙摄入量不低于1000mg。避免乘坐颠簸交通工具,防止二次损伤。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协助监督康复计划执行。出现发热或切口渗液需警惕感染,立即就医处理。